DA.DA.DA.
这下永远在被抄的路上了。
没退圈,没死,事情多在忙

反省和一些偏见

比起过去,我的“灵气”似乎下降了。这种灵气是指年少时的狂妄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机结合起来,最终由稚嫩的笔触描绘出的文章氛围。这一类描绘下的文字,并不能给予人井然有序、逻辑清晰的稳定感,但胜在“有趣”,总能吸引到读者。

尽管我自身并没有类似的想法,而这在读者看来或许是另一种层面上的狂妄,“有趣”,也就是熟练掌握社交网络的趋势和动向在如今的写作过程中依然占据着重头戏。把富有趣味和随波逐流捆绑在一起是我个人的定义存在偏见,不过我坚持这样认为的原因在于,长时间的写作和观察反馈令我逐渐疲惫于人类社会的意见交换过程,对于信息的反馈也感到厌倦。我在写作历程中同样意识到的是,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个体的意志无法代替群体,以代表作为群体案例显然不合时宜,点对点、面对面的交流也存在理解差异。这意味着,适应成为群体中的个体在实质上也是对自身个体性的抹杀,看似随波逐流选择道路的过程,是被困在了回音室里。

这样说也有些片面,准确来说,在信息中同时担任发信源、传播对象、传播途径等地位的个体,主观创造了信息茧房、客观接受了过滤气泡,最后自觉积聚类似的声音,住进了回声室,催生了回声室效应,以至于引起大规模的群体极化。写作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其文学性、教育性等大幅度跳水,取而代之的、更为重要的是社交性。写作变成了助长谈论现象时极端决策出现的原因,其攻击性和防御性都前所未见增加,成为了一种组织资源,是阐述观点、逻辑论战时的一种战争兵器,对此,当中个体修饰性的内容已经可以选择完全舍弃。那么,撇开老生常谈的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支持、网络用户素质的门槛降低,为了维持社交性舍弃个体意识是否是必要的?回答想必因人而异,于我而言答案则是肯定的No。社会意识鼓励、煽动个体融入群体从而保证个体最大程度的生存有利化,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平衡难以掌握,但维持个体意识并不会和社会性死亡直接划等号。作为信息载体的个体,只要存在,其信息回路就是局部成立的。也就是说,个体的写作是可以摈弃社交性存在的,两者属于可分割关系。作为个体一部分的修饰性内容,将会作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可分割关系的标识。

可惜的是,社会主流观点较为坚持地认定,社交性是写作过程中个体必需的部分。甚至夸张来说,部分群体极化后认定,个体这部分修饰性内容即便存在也应该为社会性服务。作为持反对意见的另一方辩手,我的观点较为简便,总体概括如下:

你想烂就烂吧。关我屁事。既然不想作为自己活下去,就别来要求我。滚。

 


评论
热度(1)

© " Gott ist tot " | Powered by LOFTER